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同济大学“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

信息来源: 暂无 发布日期: 2015-09-29 浏览次数:

作为教育机构和学术共同体,大学首先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每一所历史名校,都有深厚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通过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代代相传,形成大学独具一格的气质和个性,其核心和灵魂表现为传承和凝聚其中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人不断更迭,学科不断更新,校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唯有大学的文化维系着学校千百年的发展,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

大学文化是围绕大学教育和学术活动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制度体系、知识符号、环境氛围的集合体,对大学师生和社会公众都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追求与创造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文化建设与更新是高水平大学发展的基本动力。

同济大学历来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工作格局,丰富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载体,并且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内容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措施,大学文化已成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五至十年,是同济大学实现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高校竞争,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为此,特制定《同济大学“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

一、同济大学文化发展历史、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同济大学在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一百多年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到抗战时期六次迁校,从建校初期的医工两科发展,到现在综合性大学格局基本形成,从改革开放后恢复对德联系和德语教学传统、由土木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向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转变,到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和跻身国家高水平大学行列,同济大学虽历经坎坷而校名不改,屡遭磨难而薪火相传,兼容并包而心魂如一,文化积淀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同济大学在发展历程中,一直传承并弘扬了大学精神,表现在热爱真理、崇尚科学、弘扬民主、追求进步、学贯中西、兼收并蓄、志存高远、止于至善等方面;同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集中体现为“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同济精神是同济文化最核心的内涵,具有最鲜明的同济烙印,是同济独树一帜的文化气质。同济精神的主要内涵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矢志不渝的爱国传统。建校初期,国家积贫积弱,教育界前辈、同济校董袁希涛先生对学生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民族危亡之际,一批批同济师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奋战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民主革命时期,涌现出周均时等革命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惜流血牺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李国豪、项海帆等力主黄浦江上的大桥要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知识经济时代,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把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相结合,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抗震救灾的日子,同济人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专业技术志愿服务队,赶赴灾区开展救灾工作,并且发挥学科优势,竭尽全力服务灾区科学重建。筹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过程中,数十个学科两千余位师生夜以继日、协同配合,前所未有地在一届世博会上打下一所大学的深刻烙印。同济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历史,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同济人爱国办学、家国一体的传统。

二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济前身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德中各界支持下创办,她传承了德国严谨求实的作风,并在中国大力提倡科学精神。同济首任华人校长阮尚介曾言:“以今之世,而言庶富之原,舍科学将安归乎?”一百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同济高举科学的旗帜,在中国传播和建立了德国医学流派,开启了现代工程师教育,夯实了中国军工、测绘、造船事业的基础。历代同济人把创新作为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灵魂,在教学、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锻造创新精神、历练创新能力,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此过程中,也养成了同济人的精神气质和对待事业的态度,那就是严谨而不固化,求实而不守旧,不图虚名,不骛虚声,踏踏实实地向着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前行。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济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由建校之初3名教师33位学生,发展到今天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综合性大学,可谓历尽艰辛。即便在颠沛流离的8年抗战时期,同济教学工作扎实开展,在校学生勤奋学习,一大批人才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之材,其中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同济学子就有10人之多。回迁上海之后,师生建设校舍、添置设备、美化校园,如今四平路校区景色宜人的三好坞就是五十年代同济师生自力更生的最好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更是领风气之先,大胆改革,锐意进取,重建人文,恢复医科,优势学科持续攀登,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新世纪之初,嘉定校区建设在短短数年间即初具规模。不等不靠、务实开拓、艰苦奋斗是同济人共有的特点,也是新时期科学发展的精神力量。

四是同舟共济的和谐理想。《孙子·九地》说:“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1938年7月7日,在抗战艰难时期,同济迁校途经赣州,在山崖的石壁上刻下了“同济”两个大字,表达在艰难岁月共度难关的决心。同舟共济不仅是校名的涵义,由此衍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一直推动着同济快速发展。“同济”二字不仅雕刻在赣州石壁之上,也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同济人的心中。在李庄的岁月里,同济师生同甘共苦,共同谱写了一曲齐心协力、文化抗战的壮歌。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学校学科向交叉集成方向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与防灾、现代交通装备制造业两大学科群,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取得了重大成果。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果,无不得益于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和衷共济的态度。今天,同舟共济精神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舟共济是一种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理想,是人类的美好追求。同济人要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前,同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往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站在新百年征程的起点,面临新的形势,大学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同济大学文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学校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文化作为凝聚力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导向作用还不够突出,对师生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塑造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对同济优秀文化传统的总结凝练、传播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年轻一代的教师和学生对同济文化传统了解还不够深入;校园人文气息还不够浓厚,在环境文化建设方面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提供的文化载体与文化服务同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的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学校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增强;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投入不足,等等。面对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为学校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总体部署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原则,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内容丰富多彩、格调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深厚底蕴和鲜明特色的同济大学文化,弘扬大学精神,凝聚师生员工,引领学校发展,注重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为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二)方针原则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中的指导地位,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促进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的发展繁荣。

二是坚守一流大学精神理念。维护学术尊严,坚守学术信仰,尊重学术自由,激励学术探索,使校园成为学术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追求科学真理、传承人类文明的圣殿。

三是弘扬百年同济办学传统。让同济精神弥漫在校园,印刻在心灵,将同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内化为全体同济人的独特气质和行为规范。

四是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努力培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文化。

(三)总体部署

一是弘扬传统,突出特色。文化建设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充分尊重同济在一百多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办学传统,体现对同济精神的传承。要继续发扬“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突出同济特色。

二是服务师生,着眼发展。同济人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主体,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保障和实现广大师生员工的基本文化权益。文化建设要坚持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促进大学文化与教学、科研、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系统规划、整体推进。要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坚持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积极参与、工作协调推进、制度保障充分”的文化工作机制。既要坚持围绕学校发展目标,长抓不懈;又要立足当前,抓住重点,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有序推进。

(四)发展目标

未来五至十年,同济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建设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反映时代要求、海内外影响卓著、独具特色的同济大学文化,全面提升同济人的文化素养,产出有影响的文化成果,为学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到2015年,通过“十二五”文化建设,构建和完善文化导向引领平台、文化环境培育平台、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和文化影响传播平台,形成具有同济特色的“文化导向—文化环境—文化载体—文化影响”大学文化格局。学校的文化导向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精神和同济精神的传承弘扬更加主动自觉,“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风格在同济人身上体现得更加鲜明;学校的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培育,校园软硬件环境处处体现人文精神,营造更好的国际化的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文化载体更加凸显,大学博物馆等文化阵地进一步丰富,高水平的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完善,更好地保障和满足同济人的文化需求;学校的文化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组建立体综合传媒平台,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增强同济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立足城市,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展现同济文化的勃勃生机。

到2020年,伴随学校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文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成为国际知名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的显著标志。同济大学成为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具有高度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家园,成为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的知识殿堂,成为创造和引领时代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地标和面向世界开放的文化高地。

三、建设内容

同济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围绕学校长远目标,服务于发展大局,构建大学文化的整体体系,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形式、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使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凝聚全体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未来五至十年,重点建设完善文化导向引领平台、文化环境培育平台、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和文化影响传播平台,依托这四大文化平台,设置具体建设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开展具体建设工作。

(一)文化导向引领平台

文化导向是大学文化的前提,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要坚持吸收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弘扬大学精神和优秀传统。要进一步挖掘同济精神的文化内涵,促进同济精神的传承。在文化建设中,引导同济人追求科学,崇尚真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仰望天空,脚踏实地,为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化导向引领平台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大学文化建设实践。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开展富有层次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着力弘扬求真务实、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着眼于提升同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明创建的特点和规律,使广大师生员工不仅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更成为文明创建的受益者。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和廉政氛围。

——积极弘扬大学精神,深入探索大学发展规律。积极传承大学精神,主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着力弘扬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精神,使大学精神成为弥漫在校园中的一种整体氛围,处处体现在同济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通过各种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师生增强独立自由追求真理的意识,树立钻研学术的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营造“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氛围,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宽松的环境。继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师生员工“做一个仰望天空的人”,弘扬追求真理的氛围,淡化功利色彩。进一步加强庆典、仪式的规范和策划,使庆典、仪式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动的形象的方式向全体师生员工传递共同价值观和强化集体荣誉感。

——主动传承同济精神,使之成为凝聚全体同济人的“文化内核”。对同济精神、办学传统、校训、校风等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进行认真梳理、深入阐释与广泛宣传,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同济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同济精神和办学特色,使学校理念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和大众认同。充分发挥“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离退休老同志的作用,通过老同志给青年教师和学生“上党课,讲校史”,促进同济精神薪火相传。进一步加强校史研究,提高校史研究水平,根据同济历史发展规律,选准、立好校史研究课题,把握重点,深入推进,将丰富的历史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加强校史教育课程建设,建立覆盖全体同济人的校史教育体系,实现较高的覆盖率。加强文化保护工作,制定相关保护条例,对校内重要历史建筑、历史档案和重要文物加强保护。

——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面对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和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通过政策激励、制度引导、典型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努力产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营造追求真知、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学术研究氛围,进一步激发学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大师的出现创造学术土壤。发挥课堂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学生竞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浓厚创新氛围,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提倡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反对思想浮躁、急功近利、抄袭剽窃等不良学术风气。

文化导向引领平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

1、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和课程建设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学科为研究主体,以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新闻学、文学等学科为发展支撑的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应用于研究与教学过程。把马克思主义学科作为重点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学资源,通过引入校外专家和校友讲座,使课堂教育更加联系社会实际。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团的建设,鼓励大学生开展理论研究活动,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激发理论学习的热情。

2、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结合建党80周年、党的十八大召开、新中国成立65周年等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精心设计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唤起广大师生员工的爱国热情,鼓励师生员工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行动。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体系和活动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素养。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以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促进基地工作的日常化、常态化。进一步加强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深化和上海京昆艺术中心的合作,举办有社会影响的演出、比赛、展览活动,同时继续做好戏曲日常教育和普及工作。

3、同济精神的传承系列工程

进一步加强校史课程建设,充实师资队伍,增加选修课程,促进同济精神传承。在新生入学教育和新教师上岗培训中加入“同济历史与时代责任”专题培训讲座,使新同济人普遍了解校史校情,认同学校文化,承担时代责任。加强面向研究生和留学生开设的校史讲座系列建设。加强校史征编工作,在认真梳理同济工科、理科与文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做好学科与教学发展研究、科研与社会服务研究、资源发展研究和党史与其他组织史研究等四个专项研究。加强音像校史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到2015年,针对新同济人开设的校史校情讲座覆盖率达到100%,本科生中校史选修课的选修率达到50%。

4、舞台剧《同舟共济》和“感动同济”人物评比活动

依托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整合校内各艺术类学科资源,以校史上的真人真事为蓝本,创编大型舞台剧《同舟共济》,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形式,传承弘扬同济精神。开展“感动同济”人物评比活动,以新颖的形式带动并影响广大同济人见贤思齐,在校园内大力弘扬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文化导向引领平台的配套设施建设:多媒体舞台系统

整合校内相关部门和学科的力量,在大礼堂建设多媒体舞台系统,包括大型LED背景屏等设施,为学校大型活动和文艺演出提供良好的舞台条件。加快推进嘉定校区文艺演出场所的改建和设备配置,使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

(二)文化环境培育平台

文化环境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大学校园不仅是学子们求知的场所,更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既要注重建筑设施、文化景观等外在形态,更要注重形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要以“形”写“神”,使校园环境处处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体现同济人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同时,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节能环保的“绿色校园”。进一步加强国际化文化环境的营造,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

文化环境培育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为: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建设中着力体现人文精神。着力推进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特别是在硬件建设中体现人文精神,使大学的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文化品味,使师生在工作学习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加强校内文化广场、雕塑景观建设,要进一步重视校内雕塑和景观的教育意义,增强文化色彩。通过设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一步开发校内建筑及人文景观的文化价值。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工作,美化师生员工工作、生活环境,为师生员工营造更多适合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氛围。重视楼名、路名的命名设计,增强校内标牌和固定放置物的艺术设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鼓励校内人文景观明信片、建筑模型等文化衍生品的开发。

——立足综合性大学特色,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协调发展。通过大学文化建设,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鼓励探究真理、理性批判的科学品质和志存高远、立德修身的人文情怀有机统一。加强教师文化素养的培育,鼓励教师成为优秀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不仅具有探究真理、理性批判的科学品质,也具有报效国家、团结协作、关爱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理念,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积极推动各类大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强烈兴趣。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文社科基地平台等对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辐射作用,为大学生了解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提供一流的教育环境。

——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建设“绿色校园”。大力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学科建设之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学科群。加强节能环保建筑、设施建设,把校园建设成为节能减排的示范性单位。通过教学实践、校园宣传和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促使师生转变发展观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进一步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在校内积极建设节能环保精品课程和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科教基地,开放示范技术、普及节能科技。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

——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推进与国际一流大学联合办学以及教师层面的合作,吸引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合作研究和短期工作。邀聘国际文化大师、知名艺术家来校讲学及担任客座教授,引进国际优秀文艺团体来校交流演出,培养师生的国际视野。筹办高层次的国际会议和学术研讨会,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扩大聘任外籍教师,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通过吸收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留学生,构建国际化校园文化氛围,增强跨文化交流,进一步营造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环境。培育校园留学生特色文化,通过举办国际学生文化交流节、策划重要国际节日文艺活动、引导学生社团邀约国际学生共演等方式,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环境培育平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

5、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加强校内文化广场、景观雕塑建设,使同济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较高的文化品味。楼宇建筑除了外观设计要强调有一定的文化理念之外,内部的装饰也应重视文化氛围,增强艺术布置。加强楼名路名标识的设计和管理,营造文化环境。加强校内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进一步发掘建筑历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积极发挥校内各艺术类专业的作用,支持各艺术类专业举办具有重大影响的艺术活动,营造师生员工生活空间的艺术氛围。结合可持续发展学科群建设,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主题实践活动,面向校内校外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主题宣传,开展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活动,为绿色校园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并在全社会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6、网络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络文化的主旋律。进一步丰富网络文化资源,推动学校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同济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坚持依法、科学、有效管理,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建设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加强学校主页特别是外文主页建设,从制度规范和建设队伍上予以保障,实现中外文主页高质量的同步、持续发展。

7、嘉定校区文化建设

加大嘉定校区文化建设工作力度,鼓励和支持嘉定校区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和学科定位,建设独特的校区文化。对嘉定校区的景观、道路和建筑进行统一命名,要围绕学校理念,体现文化精神,便于生活定位,不易产生歧义。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中,增加嘉定校区的活动场次和规模,加大力度安排国内外文化名家和艺术团体访问嘉定校区。依托嘉定校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设施,积极开展龙舟赛等文化活动。加强嘉定校区与四平路校区的文化互动,积极开展跨校区的文化活动,通过活动转播系统,将四平路校区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延伸到嘉定校区。积极在嘉定校区开设校史课程和讲座,进一步发挥同济精神在新校区发展过程中的指引作用。

8、综合文化项目“同济文化之旅”

建设综合文化项目“同济文化之旅”,整合博物馆等文化阵地、校内人文景观以及各学科创新基地、开放实验室等学术资源,统合校区与学院文化,兼容科学与人文精神,贯穿精神与物质层面,在提高师生文化素养的同时,着力推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突出科学的文化层面。遴选和发掘校园著名人文景观,统一进行文化诠释,制作《同济文化地图》。支持各学院利用创新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开放日、科普咖啡馆等活动,开展科学精神教育,提高师生科学素养。在校园开放日等活动期间,组织中小学生、考生家长、广大市民实地体验“同济文化之旅”,设计参观路线,编制导游手册,扩大同济文化影响。

文化环境培育平台的配套设施建设: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室

建设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室,合理设置编制,完善软硬件设施,积极推动校园网建设和网络文化建设,监督和引导网上舆论。积极探索新信息技术传媒应用,开发《同济报》手机报、校园网电视多媒体综合平台等新型信息技术传媒,切合时代特色,创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效果。

(三)文化载体支撑平台

文化载体是大学文化的依托,是集中展示大学文化内涵、为师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学术讲座、论坛是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大学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支持和引导。积极开展各类精品文化活动,加强对师生文化社团的指导和支持,是繁荣大学文化的必然要求。学院文化、学科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加强文化载体的整合,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

文化载体支撑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为:

——进一步加强“四馆二基地”等文化阵地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校史馆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是我校师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发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校史馆的软硬件建设,与最新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强文化的感染力。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信息收集、储存和提供工作。探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上海大学生戏曲艺术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建设艺术人才队伍。

——加强对学术讲座、论坛和展览的支持和引导,形成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通过加强对学术讲座、报告、论坛的支持和引导,整合校内各方讲座资源和平台,建立覆盖全校各学科和不同层次人群的讲座、报告体系,形成“高端与大众并举,科技与人文互动,传统与现代呼应”的大学讲座文化。支持与地方政府合办学术论坛活动,促进学科发展,扩大社会影响。加强大学展览体系建设,建设固定的展览场所,促进学科交叉。加强校外优秀展览的引进,开阔师生视野,增强人文氛围。

——积极开展各类精品文化活动,加强对师生文化社团的指导和支持。积极策划、精心组织开展格调高雅、内涵丰厚的文化活动,推出精品活动项目,丰富师生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师生艺术素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特点,做好校园展览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园展览的工作体系。加强对师生文化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引导和扶持一批艺术追求高雅、具有一定文化影响力的艺术社团。鼓励各艺术社团举办高水平的专场演出,参加重要比赛,提高自身建设水平,扩大社会影响。积极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校运会的规模、参与度和竞技水平,积极申办上海、全国及世界性的大学生专项及综合运动会。

——以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学院、学科文化建设,促进学院文化繁荣。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结合学院发展历史和学科背景,凝练学院办学传统,梳理学院办学理念和特色,形成独特的学院文化。加强学科文化建设,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逐步明晰各学科文化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各类学术组织的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倡导甘于寂寞、厚积薄发、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专注教学和科研的宽松氛围。各学院进一步结合学科特色,围绕学校整体育人目标,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鼓励各学院之间文化的互相影响和支持,共同为学校文化建设服务。通过开展学院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学院文化格局,整体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

9、大学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建设

加快推动博物馆建设,从实际出发,立足我校学科特色,科学规划博物馆的定位,同时启动网上博物馆建设。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服务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开展集“观展览、听演讲、看影视、读名著”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型“立体阅读服务”。启动“同济数字记忆工程”,加强档案馆的硬件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提高档案馆服务学校各项工作的能力。依托校史馆举办校史专题展览;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具有互动功能的数字校史馆,与档案资源库实现无缝对接;在105周年和110周年校庆期间,对校史馆展览内容进行修订,展览形式进行相应调整,给新老参观者以新的视觉冲击力。

10、讲座和展览体系建设

加强学术讲座、报告的整体策划与管理,整合校内各部门、各学院主办的各类讲座,建设覆盖各校区、各学科、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的大学讲座体系。构建校内名师讲座系列,社会著名专家学者讲座系列,由国际知名学者、外国政要主讲的国际化讲座系列,向社会开放的“东方讲坛”讲座系列,邀请校友主讲的“校友讲坛”系列等。继续做好“同舟讲坛”、“启智讲坛”、“枫林讲坛”、“嘉园讲坛”以及各学院讲座的主题内容策划工作,加强组织保障和宣传推广。做好校园展览的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加强展览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综合楼底楼大厅、中法中心地下室、图书馆底楼大厅、大学生活动中心广场和嘉定校区图书馆底楼大厅、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厅建设成为校内相对固定的展览场所,精心策划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专题展览和流动展览。鼓励各学院挖掘展示空间,结合学科特色,举办面向全校的展览,为师生员工提供多样化视角。每年重点支持20场讲座和10个优秀展览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11、精品文化活动项目建设与优秀项目评选

继续做好学校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加强精品文化项目的组织工作,提高活动的审美层次与文化水准。结合学校重大节庆时点,积极开展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展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借助社会力量,邀请著名艺术家、文化大师来校演出或演讲,让更多师生感受艺术魅力和名家风采。建设数字文化资料库,加强对各类文化资料的数字化保存。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运动场地、教工之家活动室、老年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对师生文化社团的指导和支持。在巩固原有学校教工社团的前提下,加大力度策划好教工合唱团、朗诵队等有品牌、有传统、有影响的社团演出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民乐团等大学生文化社团建设,在课程设置、排练场地等方面加强支持。结合本科生招生改革,吸引更多的优秀艺术特长生报考我校,参与我校艺术社团建设。开展优秀文化项目和优秀文化社团评选工作,以评促建,每年评选10个文化活动优秀项目,重点建设10个师生文化社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12、学院与学科文化建设

要进一步发挥对学院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鼓励各学院在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提出学院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成为凝聚全院师生的共同愿景,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支持各学院加强网站建设,视情况开设院史馆、知名校友专题展馆、院史墙等,集中展现学院的历史传统,体现学院的文化特色。积极支持学院打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和项目,形成自身的育人特色。鼓励学院举办服务于全校师生员工的文化活动,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文化讲座,加强学院文化与学校文化的互动。每年重点支持20个学院文化品牌活动,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文化载体支撑平台的配套设施建设:讲座与大型活动转播系统

建设讲座与大型活动转播系统,积极探索学术讲座、文化活动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覆盖到各个校区,并通过互联网向社会辐射。

(四)文化影响传播平台

大学历来是新思想、新文化的策源地和输出地,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加强新闻宣传媒体建设,使校内主流媒体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高同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校友文化建设,发挥文化凝聚力。进一步弘扬同济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立足城市,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展现同济文化的勃勃生机。

文化影响传播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为:

——加强新闻宣传媒体建设,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切实加强校内各类新闻传媒的建设,使其在师生员工中发挥更强的凝聚力,在全社会彰显同济软实力和传播力,实现同济文化更深远的传播。积极探索开发《同济报》手机报、校园网电视多媒体综合平台等新型信息技术传媒,切合时代特色,创新宣传手段,提高宣传效果。加强对新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遵循传播规律,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强校园网建设,与学校的国际化战略相匹配。与社会高端媒体开展全方位、战略性的合作,在全社会塑造同济形象和声音。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对校内各部门、学院主办的文化传媒加以积极引导和支持,使其在师生、校友中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加强对招生简章、学校简介等宣传品的策划,精心设计制作一批可以体现学校文化格调的宣传品。

——加强校友文化建设,使校园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通过校庆、校友大会等形式,把学校文化建设延伸到各界校友,使母校成为广大校友的精神家园。培育捐赠文化,拓宽校友参与母校建设的途径和平台。加强校友总会和各地校友分会建设,完善校友联系机制和工作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友活动,加强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感情交流。做好校友服务工作,为校友的事业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大力宣传校友在各自领域的模范事迹,提升校友文化价值。充分依托校友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将校友资源纳入学生教育体系,加强在校学生与校友的交流。做好毕业生和校友身份的迅速转换和无缝衔接,把校友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积极参与城乡文化建设,引领城乡文化发展。积极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把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市的开放型文化高地和重要文化地标。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中,着力体现大学文化的引领。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的辐射功能,支持校史馆、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中小学生开放。通过在社区建立实践基地或者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学生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上海城市建设。围绕“大学文化与城乡发展”的主题,开展文化研究与文化实践活动,以大学文化引领辐射城乡文化。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参与全国城乡文化建设。

——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展示同济形象,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续保持在文化交流上的领先意识和开拓战略,把握机遇,更加积极地向世界展示同济文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一步加强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世界知名高校在文化活动方面的互动,加强交流访问和文化输出,积极向世界展示同济精神、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海外孔子学院、学生海外游学计划等为途径,推动校内文艺社团及精品文化活动项目出境交流,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展示同济文化。结合校史资源,积极在国外举办与学校相关的展览和纪念活动。

文化影响传播平台“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包括:

13、同济文化形象设计

加强对校徽、校歌等学校重要文化符号的传播和管理,提高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充实同济特色的文化符号,依托创意设计等有关学科,加强文化符号的设计、编制、充实和创新,并与校园环境和校园建设恰当融合,使同济文化得到深刻解读和广泛传播,成为学校的形象名片。设计制作学校特色PPT模板、电脑桌面壁纸、屏保程序等,充实到校园网的内容中,供同济人下载使用。加强学校纪念品与文化用品的设计和管理,将学校的文化、历史、景观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用品之中,突出同济特色与文化价值。着手制定学校文化用品的使用权限、应用规范等相关文件。

14、文化人才培养

建立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化领域杰出人才,加大对校内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在课题申报、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每年重点扶持、资助一批文化人才开展创作研究、展演交流、出版专著等活动。注重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设置“青年文化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青年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研究和创造活动,为青年文化人才提供更多从事文化建设工作的项目和平台。及时发掘学生中的突出文化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自身建设,成立由师生员工中的文化人才组成的“文化同济联谊会”,加强文化建设的经验沟通和工作协调。依托现有的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支持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到世界一流大学访问学习,以期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加强文化建设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15、文化研究与文化成果培育

成立“同济文化研究会”,加强各类文化研究工作,设置专项课题,给予研究资金支持。积极开展后世博文化研究,全面总结同济参与世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世博对同济文化建设的影响。进一步发挥学校相关学科的重要作用,集中开展大学文化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创新文化建设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深入。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扶持原创性作品,着力打造一批代表同济形象、具有同济特色的文学、戏剧、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杂技、广播、影视、动漫等文化艺术精品。扎根百年同济的深厚文化积淀,设立专项出版基金,组织策划《文化同济》系列出版物,包括书籍、影视作品等,全面反映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10项文化课题研究、10个原创文艺作品和10个(套)文化出版物。

16、立体综合传媒平台建设

整合纸面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等不同传媒渠道,建设立体综合传媒平台。进一步完善各媒体协同运作机制,提高《同济报》等主流媒体的影响力,立足校园,走向社会,形成强大的文化传播力量。依托网络与新媒体工作室,探索新媒体的有效形式和内容。依托新闻传播学科,加强对编辑、记者和通讯员的培训,打造专业化的新闻传播队伍。通过举办高端媒体论坛、与新闻单位联合培养学生、在专业媒体设置大学生实习基地等方式,加强与社会高端媒体的合作,引进社会资源加强校内传媒和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结合社会热点,及时向社会宣传学校重大改革举措和教学科研最新成果,通过专版、专题报道等形式,集中展示同济形象,形成广泛影响。

文化影响传播平台配套设施建设:新闻演播大厅

整合校内相关部门与学科的力量,建设新闻演播大厅,提高视频新闻和广播新闻的录播质量和实效性。引进部分影视节目到新闻演播大厅录制,为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

四、保障措施和政策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同济大学文化建设委员会,负责指导、推动、检查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对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进行论证和决策,推进文化保护。文化建设委员会下设专门的办公室,作为工作机构,主要承担组织、协调、执行和监督等功能。成立同济大学文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校内外文化专家学者为学校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

(二)完善制度政策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坚持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围绕学校长远目标,服务于发展大局,持之以恒,长期不懈;又要立足当前,抓住重点,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有序推进。要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之中,与教学、科研、人事等主要政策相匹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三)加大投入保障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各项任务,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通过学校财政预算、吸收社会捐赠、整合校内相关资源等形式,建立“同济大学文化建设基金”,以保证各类文化活动和文化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和政策导向,鼓励增加文化建设投入,年度经费中一般要有一定比例用于文化建设。

(四)整合学科力量

文化建设要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鼓励各学科积极参与学校文化建设,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整合相关学科文化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各学院、各单位承担文化建设项目或承办全校性文化活动,为学校文化建设作贡献。鼓励各学院文化设施向全校师生员工开放,文化成果全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