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海南大学十年(2008-2017年)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 null 发布日期: 2015-09-29 浏览次数:

2007年8月,原海南大学与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海南大学。2007年11月,新海南大学成为海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高校。2008年12月,新海南大学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这是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布局的需要,也是海南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必将对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明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情校情,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修订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新海大成立以来,在教育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合并融合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并在集成和强化原“两校”办学优势及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了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分离,达到了“省部满意,院校双赢”的要求;合理整合了原“两校”学科专业,有机组合了原“两校”人才资源,积极推进了教育创新与科研创新,稳步提升了学科整体实力、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了两校合并1+1>2的效果;积极整合海甸校区周边土地并扩大了校园占地面积,初步改善了教学、科研与生活基础条件,顺利完成了儋州校区第一批师生搬迁工作,迈出了“分期实现海甸校区集中办学”的重要一步;建立了新大学统一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框架,加强了学校党的建设及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了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加强了与境内外知名高校、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的联系与合作,有效扩大了新大学的影响,创造了良好的办学外部环境。
学校已形成包括普通本科生25000余人、各类研究生3000余人在内的300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拥有专任教师1177人,其中正高188人,副高363人,“国家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及“三优专家”80多人;设立了4个学部、20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及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0个海南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农、哲、经、法、文、管等8个学科门类。学校形成了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平台,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上。
学校的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健全;学科的特色有待强化、布局有待优化;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尚有相当差距;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高端人才及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稀缺;管理体制机制尚不能很好适应学校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基础办学条件还无法满足“211工程”建设和儋州校区搬迁的需要;师生员工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统一。
二、面临形势
学校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合并融合的攻坚期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面临着难得机遇与严峻挑战。
(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能力与人才优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源头,日益走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这一时代大背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高等教育合理布局成为国家推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由此得以进入“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站上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三)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力推进,海南经济增长方式日益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省委、省政府为此合并组建了新的海南大学,以期建成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高水平大学。因此学校寄托着省委、省政府和海南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海外华人华侨的厚望,在海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将大有可为。
(四)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外合作争取更多优质的教育、科技资源与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则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压力。
(五)学校初步具备了向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的基础,但与国内先进高校相比办学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且面临着搬迁融合和“211工程”建设验收的艰巨任务,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真正达到国家和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更高要求,对学校来说是严峻的考验。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战略方向,坚持“优化结构、加强特色、提高质量、科学发展”的发展方针,在合并融合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在巩固发展中创新体制、提高效益;在“211工程”大学建设中加强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逐步走进海南经济、科技、文化建设的中心,努力为海南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基本思路
——坚持“质量立校”。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贯穿于办学全过程。围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可适应现在又能应对未来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特色兴校”。实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发展策略,大力加强对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学科群建设,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科技问题,积极为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在“热带”、“海洋”、“特区”上创特色、建学科、造品牌。
——坚持“人才强校”。牢牢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采取超常规的举措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搭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事业平台,按照“名师+团队”的模式,建设一支适应 “211工程”大学建设要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坚持“依法治校”。积极推进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模式,健全科学、民主、规范、高效和富有活力的机制,形成“立章严谨、守规严肃、执行严格”的制度文化,逐步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三、战略步骤
实行“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第一步,整合优化期。从2008年到2011年,是合并后学校夯实各方面办学基础,培育新优势、形成新特色的整合优化期。围绕“211工程”三期建设、儋州校区整体搬迁、文化理念融合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任务,整体推进学校改革与建设,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发展提升期。从2012年到2017年,是学校深入推进内涵发展、大幅提升办学水平的发展提升期。围绕上水平、创一流、立品牌的要求,进一步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力争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跨入国内同类院校一流的行列。
四、发展目标
(一)整合优化期目标
到2011年,实现学校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整体条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明显提高,在汇聚人才队伍、增创学科优势、突出“热带、海洋、特区”特色上有大的突破,在夯实办学基础、创新体制机制、融合文化理念上有大的成效,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研创新、拓展社会服务上有大的进步,全面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和儋州校区整体搬迁任务,综合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达到国家“211工程”大学基本要求,并顺利通过“211工程”建设验收。
(二)发展提升期目标
在“211工程”三期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7年,使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整体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事业实现重大跨越,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整体实力、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主干学科对海南支柱产业形成强大支撑力,特色学科达到全国一流,强势学科进入国际前沿,办学水平跨进全国高校百强,建成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重要基地,成为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想库和科技中心,成为综合实力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在东南亚有较大影响的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第三章    重点任务与主要举措

一、教育创新与教学质量建设
(一)总体要求
——合理控制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灵活发展应用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形成以普通本科为主、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各类型教育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
到2011年,全校在校学生数达到38000人左右。其中,海甸校区集中办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人数控制在30000人左右(本科生26000人左右,各类研究生40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12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6.5;城西校区专门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校生数达到3000人左右;儋州校区在校生数达到4000人左右。
到2017年,全校在校学生数控制在42000人左右。其中,海甸校区在校人数仍维持在30000人左右(本科生24000人左右,各类研究生60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240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达到1:4;城西校区在校生数达到3000人左右;儋州校区在校生数达到8000人左右。
——按照本科教育“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既可适应现在又能应对未来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以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核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到2011年,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零的突破;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接近90%。
到2017年,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高,国家级精品课程达到6门左右;国家级特色专业达到8个左右,并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品牌专业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达到4个左右;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1~3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2篇;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二)主要举措
1、积极稳妥地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与院系设置。以海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率为重要依据,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严格控制新增专业,对不适应人才需求趋势的传统专业减少招生或进行改、并、转,使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68个左右,专业结构与布局更好地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加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积极推行以大科类招生、小专业毕业、增加实践环节为重点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有利于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打破专业和学院界限,积极推行双学位、主辅修等培养模式,试行“订单式”培养,拓展“1+2+1”等国内外合作培养,进一步完善和继续推进“三学期制”、文理科实验班等教学改革举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
3、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标准,加强对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培育,加快改善新办专业的基础条件。积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健全新课程的开发机制,增加课程尤其是选修课程的资源总量。分层次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国家、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参照,完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积极鼓励、扶持编写特色教材,资助优秀教材出版。强化校内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建立教务部门与学部相结合的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机制,完善现代化教务管理系统,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推行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和内容,构建合理的研究生知识结构,建立适应高层次、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及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导师负责制,健全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与淘汰机制,推进校内双导师培养,鼓励导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授课与合作指导。制定并启动实施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实施研究生联合培养、国内外访学和学术交流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力争实现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
5、组织发动广大教师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业教研室的建设,大力开展教师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在课程讲授中引入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实践,推广应用“讨论式”、“研究式”、“体验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提高广大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水平。统筹规划并鼓励教师参与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并不断扩大建立网上教学互动平台的课程比例。加大教学改革立项组织工作及资助力度,积极培育优秀教改成果。
6、着力推进实践教学创新。在整合优化全校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实验教学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突出对科学研究方法、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建立多层次、模块化、课程化、开放化的实验教学模式。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健全实验室开放机制,逐步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需要。
7、积极拓展以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围绕强化学生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制定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大学生创新院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重点,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平台;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计划,广泛组织发动并积极扶持大学生课外科研竞赛小组及研究小团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大力开展大学生学术文化艺术活动、全民健身与体育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扶持一批有特色的学生社团,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艺术、体育团体。
8、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服务。进一步深化“两课”教改,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积极创造形式多样的新的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建设学生“三个生涯”规划工程,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新共青团思想引领途径,拓宽共青团思想工作的阵地,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行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创新,探索和完善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建立“三级”(专业人员、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工作机制,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奖、贷、减、免、勤、资、补”的资助体系,确保贫困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健全“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体系,实施大学生“SYB培训”等创业教育计划,大力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帮助学生高比例、高质量就业。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一)总体要求
——瞄准国际或国内学科发展前沿,针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争创一流学科;加强学科整合,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学科新生长点,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
到2011年, 6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达到各自的建设目标;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通过评估验收,新增1~2个国家重点(扶持)学科;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入国家优秀行列,为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奠定基础;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新增博士点2~4个,并在学科门类拓展上有重要突破。
到2017年,“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建成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优势特色学科10个左右;建成具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学科2~3个,新增国家级重点学科1~2个,有1个学科或2~3个学科方向跨入世界前沿;省级重点学科增至20个。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增至4~5个;教育部工程中心或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增至3~4个。博士点增至20个左右,力争新增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拓展学科门类2个(历史学、教育学)并使学科门类增至10个,形成学科布局基本覆盖海南经济社会重要领域、优势特色学科对海南主要产业(行业)起关键支撑作用的综合学科体系。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到2011年,年度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产生5~6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重大科研成果及一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取得1~2个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获得1项以上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到2017年,科研经费达到1.5亿元左右,产生一批有影响力和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其中5~6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3项,在10个左右特色优势领域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智力支撑,成为海南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生产技术课题的重要依靠单位,使学校科研总体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中上水平。
(二)主要举措
1、坚持以应用学科为主的学科发展思路。围绕“热带、海洋、特区”凝炼学科方向,增创学科特色,做大做强学科优势:一是重点建设热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全面提升热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科群的整体水平和综合优势;二是重点扶持热带海洋、热带特色优势资源有关学科的发展,加强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热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信息科学技术等工学门类学科群的建设;三是积极支持海南特区体制机制创新、海南历史文化与黎族研究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的建设;四是积极鼓励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重视基础学科发展,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整合与建设。
2、全力以赴推进“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建立健全“211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细化分解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选好项目负责人及建好团队,建立目标责任制、合同管理制、项目招投标制、专项审计制和动态监督制,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确保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地落实建设任务。
3、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依托“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确保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通过评估验收,力争新增1~2个国家重点(扶持)学科;通过学科交叉,加强特色、新兴学科建设,力争把特色学科建设成优势学科,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建成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的优势特色学科10个左右。
4、抓好新增博士点、硕士点的申报与建设,优化学位点结构和布局。充分挖掘现有学科资源,科学梳理、凝练学科方向,高质量完成博士点、硕士点申报的准备工作,切实提高申报与建设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5、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开放性、现代化学术创新平台,为提升学科竞争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供强力支撑。一是以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通过完善机制,组建团队,加大扶持,做实做强“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园艺植物资源与遗传改良”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抓好两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二是以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为目标,通过整合校内人才、设备、实验室资源,加强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建设。三是以创建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为目标,通过整合学科力量、理顺依托关系、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和地域特色文化研究基地的建设。四是瞄准海南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扶持建设科研创新特色平台,重点建设热带农业、热带海洋、石油化工、新材料研制与加工、食品加工、生态与环境、国际旅游岛、特区法制、区域文化等领域的一批特色专业实验室(研究所、工程中心)。
6、大力扶持富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及海南科技发展规划,着眼于地方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支持热带农业、热带海产养殖与加工、热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热带海洋资源利用、热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生态保护、热带畜牧、天然高分子材料、新材料、重化工与精细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造纸、机械与汽车制造、生物制药、东南亚农业与经济、旅游产品设计与旅游经济、地方历史、传统文化、特区法制以及适应海南新兴行业的特种服务等方面的原创性研究,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7、着力推进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奖励、科研流动编制计算、科研成果评价等制度,强化科研激励机制。实施校内科研团队建设专项和创新项目资助计划,全面调动教学科研人员面向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完善科研机构设置,建立规范有效的科研机构管理机制。设立科技开发部,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科研服务队伍,通过建立覆盖面广的企业联系网络、广泛收集各方面科技需求信息、联络争取科研项目和组织校内联合攻关,不断开创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
8、充分发挥学部在跨学院(研究机构)整合学科资源、组织联合攻关方面的作用,积极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学科集约优势,促进学科新生长点。以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及硕士点、高水平学术团队、重大科研项目等数量为衡量标准,明确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的学院定位,并作为分配办学资源和实行不同政策扶持的依据,不断激发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组织活力。
三、人才战略与队伍建设
(一)总体要求
——围绕人才队伍高层次化的要求,大力加强学术领军人物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
到2011年,聘任1~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增“国家教学名师”1~2人,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引进或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30人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100人左右。
到2017年,引进、培养两院院士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相应层次的知名专家4~5人;新增“国家教学名师”3~4人,新增“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4人;引进或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60人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200人左右。
——以“名师+团队”建设为模式,着力建设高水平学术创新团队与教学团队。
到2011年,形成5~6个有影响的科研创新团队,其中1~2个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形成6~8个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其中1~2个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到2017年,形成6~8个有影响的科研创新团队,其中3~4个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形成15个左右较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其中2~3个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以专任教师为主,加快扩大人才总量,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到2011年,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400人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7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24%以上。学校师资、教辅、思政、管理服务等各支队伍协调发展,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7年,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700人左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到教师总量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0%以上。学校教学、科研、教辅、思政、管理服务等各支队伍的比例结构较为合理,建成一支适应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二)主要举措
1、大力引进和培养学术领军型人才。制订实施学术领军型人才培养与引进计划,实行超常规的优惠政策,加大在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引进或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的力度,每年引进和培养不少于10人。充分发动全校上下的联系渠道,主动组织有力班子赴海内外招揽人才,力争在引进或培养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取得大的突破。
2、加快培育壮大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制订实施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与引进计划,每年新进教师中海外留学人员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占80%以上,其中学术水平较高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不少于25人;加强优秀教师在职培养的力度,建立优秀人才学术休假制度,每年选派或支持不少于3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或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访学、研修,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采取“名师+团队”的模式推进学术创新与教学团队建设。制定实施学术创新与教学团队建设办法及建设计划,明确扶持政策、建设机制及任务措施。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在立项申报、严格评审的基础上,每年评选、推出若干学术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并大力扶持建设。积极鼓励教师自由组合,以一位或数位教授为核心组建学术创新团队或教学团队,使多数教授都有自己的团队,并以团队为平台争取大的科研项目或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4、优化教师队伍的配置。根据学院类型、学科专业结构、招生人数,合理配置师资队伍。加大研究型学院高层次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师生比例数,增强学科竞争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保证教学型学院建设教学团队及引进、培养紧缺教师的需要,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积极采取兼职方式招揽海内外优秀人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行聘请兼职高端人才的特殊政策,以冬季小学期、科研合作项目、名师论坛等为载体,每年聘请50名以上海内外高水平名师、专家来校进行短期讲学、研究及进行学术交流。
6、稳步发展教辅队伍。制订实施实验技术人员及其他教辅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与计划,探索实行灵活务实的用人模式,建立新型实验技术及其他教辅技术队伍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结构合理、适应需要的教学辅助工作队伍。
7、加快提升思政工作队伍。制订实施思政工作队伍的培训制度与计划,积极支持思政工作人员在职攻读学位,拓宽思政工作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一支学历结构合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8、逐步精简管理队伍。制订实施管理队伍的培训制度与计划,积极采取选派挂职、派出培训及校内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管理能力,建立一支精干高效、服务意识强、勇于开拓创新的复合型管理队伍。
9、结合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形成不拘一格提拔选用优秀人才的机制;积极引入人才竞争机制,采用公开申报、公平竞争、择优选用的方式确定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及团队,真正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有利于人才安心工作、发挥才干,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与环境。
四、社会服务与开放办校
(一)总体要求
——以服务海南和产学研相结合为导向,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与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主线,以政校合作、校企合作为重要渠道,全面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快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到2011年,初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成1~2个成果转化基地或产学研联合体,推出2~3个具有市场潜力和富有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创(筹)办一个以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企业。承接并完成一批政府与社会委托的规划或咨询项目,承接企业委托或与企业合作开展一批生产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项目,平均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自主开展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亿元以上,初步建成在海南社会具有广泛辐射力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到2017年,形成较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成2~3个高水平的成果转化基地或产学研联合体,形成3~4个市场影响力较大、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所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海南名企,技术成果转化年创利润1000万元以上,平均每年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2亿元以上,并成为海南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智囊团和多个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依托单位,形成全方位服务海南的高水平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利用海南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大力推进国际国内教育合作,不断拓宽教育合作的领域,逐步形成全方位开学办校新格局。
到2011年,中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受益学生人数每年达到100人以上,留学生人数在现有规模上增加一倍,来校访学、交流的外籍专家每年递增15%以上,与国内大学合作创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以上,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前沿性科研项目1~2项,与天津大学等国内外大学的多领域合作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到2017年,中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受益学生人数每年达到200人以上,留学生教育规模达到500人,来校访学、交流的外籍专家每年达到100人以上,与国内大学合作创办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以上,与国外大学合作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1~2个、合作开展前沿性科研项目4~5项,与天津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的合作从以单向支援为主逐步转向双向互动,学校国际化程度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二)主要举措
1、高度重视与海南各市县的战略合作,争取每年与2~3个省内市县签订合作协议,最终与全省各市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力争在学校特色优势学科领域与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有机结合上推出一批有特色的实质性合作项目,拓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大力推进与工商企业界的技术合作,积极与省内重点企业联合组建研发机构,争取每年建立此类研发机构1~2个并在8年内达到10个以上,建成直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
3、着力建设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基金和转化项目资助基金,扶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通过项目策划与设计包装,推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产品。鼓励各学院依托专业及人才资源优势,成立专门的科技服务机构或信息咨询、策划、服务中心,组织本院教师主动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努力参与国际旅游岛、洋浦保税港区、航天基地等海南重大项目的建设,争取创立一批省内知名的服务项目品牌。
4、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规范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信息服务的鼓励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信息服务的规范体系。在清理校办企业的基础上,组建并规范运作校办产业集团公司,建立健全校办产业开发运行机制,并将校办产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信息服务上来。
5、加快推进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全面落实与天津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协议,进一步明确和拓宽合作支援项目,形成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务实互惠的具体合作方案并切实落实,争取在合作建设重点学科、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合作、师生互换、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6、积极推进与境外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美国犹他大学等境外高校的合作,不断扩大师生交流的领域和数量,积极建立具有前沿水平的中外科研合作平台和实施有份量的中外科研合作项目。大力拓宽国际教育合作项目,大幅度扩大实施“1+2+1”、“2+2”中外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范围,使每年中外交换培养学生的数量递增10%以上。
7、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调整留学生教育工作体制,整合外事工作资源,实行留学生教育管理与外事侨务工作有机统一。做好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着力发展留学生学历教育,加强对东亚、东南亚和俄罗斯的留学招生宣传,加快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
8、着力培育学术文化交流品牌。利用海南优越的气候、生态环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积极承办各种国际性、地区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或重要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每年举办国际性、地区性会议或活动2次以上、全国性会议或活动3次以上。进一步办好“海南大学名师论坛”,积极探索异地举办、与其他论坛结合举办等新模式、新途径,力争办成海南重要的学术文化活动品牌。
9、不断开创外事侨务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以学校为主导、教学科研单位为主体、广大师生为主角的外事侨务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推动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引智工作,逐步提高聘请外籍专家来校工作的数量与水平。主动与海外华人华侨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努力为广大海外乡亲返乡活动或发展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为广大海外乡亲子弟求学深造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加强与台湾教育界、文化界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贡献。
五、制度构建与体制机制创新
(一)总体要求
以推动“211工程”建设、实现学校科学发展为目标,以理顺管理关系、规范各级各类管理权力运行为根本,以增强二级单位活力、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关键,以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载体,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到2011年,系统、全面地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学术权与行政权协调统一,各级权力科学运行与有效约束,充分贯彻依法治校、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原则的管理体制;形成内部竞争与激励机制健全,有利于集成学科综合优势、实现办学资源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师生员工凝心聚力的运行机制;形成各级各类组织机构配合紧密、运转高效,校级机关优质高效服务基层与师生,基层与师生密切监督和积极支持机关工作的工作体系。
到2017年,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更趋成熟与完善,与现代大学制度基本接轨,管理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达到全国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二)主要举措
1、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以完善“四级建制、校院两级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为重点,制定实施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方案,理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以及学术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明确学校及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权限及其运行、约束机制,形成科学规范、富有活力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建立健全学部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学部权限,制定相关章程和工作规则,成立学部学术委员会等机构,并以学部为依托,形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资源共享、优势集成和有利于培植新兴交叉学科的良性机制。
3、统筹推进机构改革。教学机构的设置调整,着眼于建立有利于克服学科专业重叠及不合理分布、实现学科专业优化布局的组织架构;机关部门的设置调整,以逐步推行大部门制为重点;其他机构的设置调整,本着办学资源优化整合和高效运行的原则进行。
4、健全民主管理机制。修改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制订实施学校重要决策征询意见制度、重要校情通报制度、重要政策公布制度,强化广大师生员工对选拔用人的推荐权、评议权和监督权以及对其他学校重要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修改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教代会召开定期化、经常化,扩大教代会对学校工作的审议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坚持学术民主,完善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学术机构、教学机构和教师学术自治团体的建设,并相应扩大其学术权力。
5、以岗位聘任管理为核心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岗位设置实施办法,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转为岗位管理;适时推行全员聘任制,实行岗位合同管理;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队伍主体稳定、有序流动,内部公平竞争、有效激励的人事管理机制。
6、积极推进搬迁后儋州校区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的创新。探索实行独立学院等办学模式,推行相对独立自主、灵活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儋州校区的办学资源。
7、进一步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制订实施后勤改革实施意见;改行政拨款制为服务收费制,实行后勤服务项目管理;适时推行教工住宅区物业管理;培育和开拓校内外市场,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8、改革办学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坚持学校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管理权相分离,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固定资产管理负责制,建立资源合理有偿使用制度,实现办学资源充分共享和高质量、高效益使用。
9、加快完成管理规章制度体系构建工作。全面清理学校现有管理规章制度,并在继承原“两校”好的管理做法、借鉴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和学习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补充、修改与完善,形成科学严谨、周密齐全、衔接有序的学校管理规范体系。
六、大学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继承和发扬原两校优良传统,大力发展校园先进文化,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大学精神,树立优良风尚,构建和谐校园。
到2011年,基本构建学校文化的理论支持体系和实践推进机制,提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理念的完整表述,初步构建体现学校文化内涵的实物载体体系,充分实现师生员工思想观念的融合,营造健康向上、高雅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若干具有社会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全校上下精诚团结、奋发图强、携手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生动局面。
到2017年,形成成熟的学校文化理论支持体系和实践推进机制,形成完善的体现学校文化内涵的实物载体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内涵深厚、深入人心的学校文化理念和文化形象,形成对师生员工思想、感情、行为起到积极影响和巨大凝聚作用的新海大精神,成为海南文化形象的重要代表,为海南先进文化的发展发挥出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主要举措
1、制定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成立校园文化研究机构,设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并分解落实建设目标与责任,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高品位、有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
2、抓紧落实凝聚学校精神的校训校歌的征集、确定工作,制定实施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的使用规定,加强对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的宣传,使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师生员工的思想感情中。
3、进一步完善学校整体文化形象的CI设计,形成完整的学校形象标识系统,并物化、实化于校园环境的各个场合,应用于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于对外交流或对外宣传的各个环节,逐步在校内外树立起具有鲜明特征和高美誉度的学校文化形象。
4、认真抓好校园文化物质载体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好体现学校文化内涵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学生活动中心、教职工活动中心、各种展馆展厅、宣传牌栏、园林景观、艺术雕塑、建筑物与道路名牌、文化小场所小设施等等,逐步构建类型完整、形式丰富、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物质载体体系。
5、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广泛组织发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扶持各种师生文化团体,鼓励和支持师生员工进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断充实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体系,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选择多个高品位、有特色、基础好的文化活动项目进行精心打造,逐步推出代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体育水准的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项目。
6、持续深入地开展思想讨论活动。每年定期举行校院两级以教育教学创新、科研创新或管理创新为专题的思想讨论活动,形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师生员工思想观念的融合。
7、着力建设优良校风。制定实施机关作风建设方案,建立机关工作问责制、督办督察制、承诺制,努力形成服务奉献、周密细致、勤政廉政的机关作风,并以机关作风建设带动教风、学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和学术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十佳教师”等评优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形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严谨治学”的教风;制定实施优良学风创建方案,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刻苦进取、文明达礼、诚信务实”的学风。
8、针对海南先进文化建设的实际,积极整合校内人才资源,成立相关的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服务机构,面向海南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积极策划群众喜闻乐见、健康高雅的文化活动项目并推向社会,努力以先进校园文化服务社会、引领社会。
七、校园基建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总体要求
抓紧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改善办学条件,为完成儋州校区整体搬迁任务、推动“211工程”建设和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到2011年,完成儋州校区整体搬迁和“211工程”三期建设所需的基建项目及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热带农学教学实践基地、公共实验教学平台等的建设,完成桥西教工生活区一期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学校及每个二级单位的整体办学条件,争取每位高级职称教师都有独立工作空间,基本建成现代化的校园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海甸校区集中办研究生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目标,基础设施条件切实满足“211工程”三期建设验收要求,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职工安居乐业的一流校园。
到2017年,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继续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校园总体规划及园林规划的要求基本完成教学区建设,全面完成桥西教工生活区建设,建成环境优美宜居,热带南国特色鲜明,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先进完善,人文气息、绿色生态和育人功能有机融合的高品位、现代化和谐校园,充分满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需求,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开展高水平科研、进行高层次社会服务提供可靠保障。
(二)主要举措
1、严格执行新修编的校园规划,确保校园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制定实施校园园林建设规划,建设优美生态校园。
2、全力加快校园各项基建项目建设进度。2011年,要全面完成第四教学楼、第五教学楼、农学楼、理工楼、社科楼、中日友好交流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艺术学院排演厅、2栋新学生公寓及2栋高层学生公寓、第六学生食堂、桥西教工生活区第一期工程、教师周转房以及配套的校道与园林工程、供电系统与给排水系统一期改造工程、一批体育基础设施等的建设。2017年,全面推进校园美化、绿化和人文化的系统工程建设,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布局更加合理、教学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更具人文气息和文化品质。
3、抓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统一指导、加大投入、统筹推进,建设与完善全面覆盖三个校区、实现数字校园高速运行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充分满足教学活动与教务管理需要的网上教学平台与资源中心,建设与完善保障管理现代化的数字校园各类应用系统,使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整体水平跨入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4、抓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着眼于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献保障和个性化服务,全面改善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和基础技术平台,完善数字资源的加工建设、数字资源的存储与管理、数字资源的访问与服务等各个环节,建设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使图书馆充分满足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及广大师生对数字化文献资源保障的需求,成为全国数字图书馆网络中的区域中心图书馆。
5、大力建设与完善实验条件体系。在全面清理现有教学实验室并进行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重组各类教学实验室,制订实施教学实验室建设计划,加大建设力度,使全校教学实验室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抓好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按照国家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重点建设物理、化学化工、语言、公共计算机,电工电子、机械工程、生物学、力学等8个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成设施设备先进、管理完善、为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培养提供高水平技术保障的共享型实验教学平台。针对重点学科建设及重大科研创新的需要,建设一批有利于多学科交叉的科研服务和科技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和重点实验基地。
6、全面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制定实施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案,积极支持各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做到每个学院的教学实践活动都有成熟稳定的校内外基地作支撑。抓好海甸校区农学实践基地建设和儋州校区农学实践基地改善工程,建成既能满足全校农学实践教学需求,又能承担国家和海南热带农业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重大课题的试验基地和高新技术生产示范基地。
八、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一)总体要求
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加强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着力将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深入,不断开创与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到2011年,全面巩固和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切实完成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在加强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上有大的进展,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改进党的作风、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提高领导班子执政兴校能力、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保证作用上有大的成效,建立和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到2017年,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工作创新、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上有更大的突破,进一步构建党建工作大格局,使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保证作用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进入全国同类高校的先进水平,成为全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亮点,对全省高校产生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二)主要举措
1、切实改进和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不断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深入。制定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定期务虚、校院领导班子成员理论学习考核及成果交流、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考核、党员理论学习培训等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我校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组织学校党务工作者和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学校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努力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为我校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永葆学校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2、切实改进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的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工作规则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提高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党政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存在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以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基础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增强班子的团结与活力,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提高把握正确方向、驾驭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
3、切实改进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规定,推行业务管理干部任期制、党政管理干部轮岗制和空缺职位竞岗制。建立健全处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考核办法,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新海大发展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交流,积极为广大干部创造和提供进修、培训、挂职锻炼的机会。制定处级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及培养计划,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有利于调动干部积极性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4、切实改进和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建立健全二级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内民主建设,实行党代会代表任期制,探索推行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直接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发展党员工作,更加重视在青年教师和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中发展党员,努力提高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水平。
5、切实改进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深入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和联系民主党派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听课制度,完善校领导走访困难职工制度、接待日制度和信访制度,不断创新和丰富校领导与师生员工交流沟通的形式。健全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招生、基建、采购、人事等关键部门的监察、审计工作,完善和坚持领导干部的述职述廉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等各项监督制度,加大查处违纪案件的力度,全面强化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6、建立健全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加强建设、预防为主、内紧外松、严加防范、树立信心、确保稳定”的高校稳定工作方针,始终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紧抓不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突发事件多发环节的重点防控,加强对各类安全隐患的经常排查。密切与省市有关部门合作,积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7、坚持落实以人为本。尽最大能力逐年提高广大教职工的生活待遇和改善广大学生的生活条件,着力创建广大师生安心于工作、专心于学习的环境,着力打造广大师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和成长通道,着力推行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的人性化管理。积极鼓励和注意保护好广大师生员工的创业热情与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办好新海大。积极帮助民主党派学校基层组织抓好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征求党外代表人士意见的机制。充分发挥留学归国人员的智力优势。关心支持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成长。积极给予离退休人员更多的关心帮助。
8、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进一步健全宣传思想工作的机构和机制,强化对外、对内宣传工作,坚持弘扬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学校的各种宣传舆论阵地,特别要牢牢掌握网络宣传主动权和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持续深入地围绕学校“211工程”建设和改革发展主题进行大力宣传,切实将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的目标上来,赢取社会各界的更大关注和支持,形成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一)力争教育部参照国家支持西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待遇,在“省部共建”、“211工程”建设和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的申报以及独立学院创办、中外合作等方面对海南大学给予政策倾斜。
(二)力争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大学建设“211工程”大学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拔尖人才和高学历骨干教师的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力争海口市政府在土地资源、校园规划、科技产业开发、后勤社会化等方面都给予政策支持。
二、机制保障
(一)成立学校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统筹领导和组织推进规划实施工作。成立学校规划实施督办组,由党办、校办、监察处等部门组成,负责对规划实施责任单位进行跟踪检查和督促。
(二)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体现到学校“211工程”建设行动计划和学年度工作计划中,切实落实到学校推进工作的每个具体阶段和环节。
(三)建立规划实施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将实施责任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建立日常检查督办与年度总结评估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监控。
三、资源保障
(一)努力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提高财务保障能力。认真管好用好中央“211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省部共建”中央专项资金保持每年2000万元左右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海南省财政每年为学校“211工程”建设投入专项配套资金,并逐年提高生均经费定额标准。千方百计增加学校教育事业性收入、校办产业开发收入。力争科研经费总额每年有较大幅度的递增。根据经费投入情况,通过贷款和争取社会力量支持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筹措重要项目建设经费。进一步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学校经费使用科学合理,为规划实施提供可靠的财务保障。
(二)着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不断强化广大师生员工节约观念,优化配置学校各类资产,促进资源整合利用,建立健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切实杜绝各种浪费现象,有效降低学校运转成本,确保学校办学资源围绕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出最大效益。